游戏板块还在不停的上涨。
从今年三月份算起,游戏板块整体大涨已经历经了三次。最近,游戏板块又开始一面飘红。上周五,掌趣科技和世纪华通直接涨停,包括三七互娱、电魂网络、拓维信息等多支游戏股涨幅超7%。
(三七互娱股价K线 图片来源:腾讯自选股截图)
(资料图片)
在这背后原因指向了AI,尤其是年初,ChatGPT带火了AI生成式大模型后,也给游戏行业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不少分析师、行研报告认为,游戏跟AI技术一直深度捆绑,游戏也或将成为这一次AI技术变革下的直接受益者。
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表示,国内很多做AI,能够在两三年内看到结果,尤其是看到经济效益的应该只有游戏领域。其他很多领域至少短期内是很难开花结果的。
AI究竟能给游戏赛道带来怎样的新生?
1、AI变革激起游戏行业千层浪
AI出现的时机及时且关键。
2022年,受国家政策、版号紧缩以及市场存量的影响,游戏行业进入低谷期。据《2023中国游戏产业趋势及潜力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658.8亿元,同比下滑10.3%,为2013年来首次收缩。
另外,据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显示,A股21家涉足游戏的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累计为651亿元,累计净亏损为6.28亿元。其中,有9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为负数,有11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
尽管今年年初,游戏版号恢复常态化发放,但从整个游戏行业发展来看,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新故事显得尤为重要。
正逢此时,ChatGPT带来了AI大变革,人工智能进入大模型时代,AIGC的声量愈来愈大,这也使得“科技+游戏”的呼声愈发强烈。在2月份举办的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中就释放出一个信息,今年的游戏产业将会重点与科技发展相结合。
3月迎来了游戏行业真正的狂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头部AI玩家开始尝试在游戏领域落地AI能力。
微软最先释放了信号,从游戏的策划、运营、玩家体验整个生命流程,寻找技术落地点。在策划端,AI美工、AI配乐等技术提升AI游戏产出效率;在运营端,AI投放可以优化流量投放效果;在用户体验端,基于游戏类GPT的智能NPC将带给用户更好的游戏体验,从而带动用户付费提升。
同一时间段,英伟达CEO黄仁勋称,公司将全力投入AI技术,推出新服务和硬件,旨在为一系列AI产品提供动力。5月底,英伟达就在官网官宣将为游戏提供定制化AI模型代工服务 ——Avatar Cloud Engine (ACE) for Games。
据了解,ACE适用于云端和PC上的AI模型开发,开发者可利用这项服务在其软件和游戏中搭建和部署定制化的对话语音、以及动画 AI 模型。
(图片来源:英伟达官网)
上图的画面就是由ACE生成。
NPC通过实时人工智能模型渲染工具实现的效果与真人一般无二。另外,NPC在大语言模型的加持下,可以产生符合逻辑的语言对话、表情等。
“这才是未来游戏的样子”黄仁勋说道。
当然,国内也有不少玩家很早就开始探索“AI+游戏”。首先是以腾讯、网易、字节为代表,手握技术、且还有可实践的业务场景的大厂派。今年AI生成式大模型出现后,他们也同步更新了实践方向。
腾讯应该可以算是国内最早入局的大厂,此前,腾讯就在《王者荣耀》、棋艺等游戏进行的探索。今年3月份,腾讯展示了其可研发、部署游戏的AI开发平台Game AIR。据了解,Game AIR可适配MOBA、射击、纸牌等五种品类。
网易旗下游戏《逆水寒》手游在今年2月就宣布了搭载了大语言模型,玩家可以与NPC自由对话。据网易官方消息,《逆水寒》手游将于6月30日开始公测。
(图片来源:网易《逆水寒》官网)
国内另一批付诸实践的是游戏厂商,这其中以米哈游、完美世界、三七互娱、掌趣科技、巨人网络、世纪华通等为代表。
这些游戏厂商中,早期有所实践的是米哈游。早在2018年,米哈游就成立了“逆熵”研究部门。此前,米哈游制作人大卫曾透露,团队已经开始尝试探索用AI辅助游戏研发,包括NPC台词、剧情、NPC行为模式等,使其更贴近真实场景。
除米哈游之外,其他包括三七互娱、掌阅科技、巨人网络等厂商大都是在今年大模型火热后,才透露出公司正在探索游戏和AI技术相结合,且探索的方向更多落在游戏策划环节。
有意思的是,尽管目前大家还都处于探索阶段,依旧挡不出市场的热情。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游戏板块行业指数涨幅近60%。
2、AI如何能够带动游戏产业升级?
梳理整个游戏和AI结合史来看,其实AI的每一次进步,都和游戏有过深度绑定。
最早的游戏和AI的结合,出现在20世纪中期。目前网络资料记录的最早是井字格游戏,人类首次在电子平台对战游戏AI。不过,早期的游戏通常使用简单的规则和预设的行为模式来控制敌人和(NPC),这些AI主要是基于事先编写的脚本,缺乏真正的智能和自适应性。
到20世纪80年代,博弈树搜索成为AI在棋类游戏中的突破。此后,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AI开始在游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知名的对战就是使用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AlphaGo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这也正式开启了人工智能时代。
后来,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应用到游戏的角色模型、场景和纹理上,以此形成的逼真画面也让游戏玩家体验感升级。
英伟达开发的styleGAN即应用了GAN模型。有网友通过就曾尝试用styleGAN将《权力游戏》中的詹姆·兰尼斯特换了个性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玩梗不够的网友,还在styleGAN上尝试给游戏角色笑起来,最后的效果怎么说呢,三分戏谑,三分嘲笑,还带了点让人毛骨悚然的诡异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这依旧让不少人看到了工具带给游戏产业的新希望。
强化学习和自适应AI可以让AI代理通过试错学习来适应玩家的策略和行为,这使得游戏中的敌人和NPC能够更具挑战性和逼真性,提高了游戏的可玩性和乐趣。
发展到现,AI生成式大模型为游戏带来的升级,是从游戏策划、到运营到游戏体验全方位的。
同时,AI还能够根据玩家的行为模式和个人偏好,实现个性化的游戏体验,通过分析玩家的游戏数据和反馈,适时调整游戏难度、提供定制化的任务和目标,并生成针对玩家的个性化内容。
《Shadow of Mordor》就是一款极度个性化的游戏。这款游戏可以根据玩家与敌人的互动,生成具有独特个性和记忆的敌人角色,而这背后也是有AI引擎的加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此次AI大变革,会给游戏行业带来新机。
现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的转型,社交媒体的兴起以及个人定位,群体多样化等多种因素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个性化。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可以为游戏提供丰富的故事内容、智能对话、多样化的任务和关卡、逼真的角色和世界设定,以及更自然的语音交互。这些功能都使得游戏更具吸引力、互动性和创新性,提供更加沉浸和个性化的游戏体验。
当然,在AI技术极具张力的现今,AI给游戏带来的变革绝不仅仅限于游戏体验,更是参与到游戏整个生命周期,提升效率。
具体来说,游戏包括生产端、营销端和玩家体验端。除了对玩家体验端有所影响外,AI已经开始在游戏生产的部分缓解影响产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Waylon)
在游戏生产端,包含策划、程序、美术三大方向。其中,美术层面是目前AI的第一突破口。AIGC美术浪潮下,不少生产工具已经出现并开始使用,如Midjourney。另外,在程序和策划层面,AI代码、AI写作也开始逐渐渗透其中。
在营销端,包含有发行投放、经营分析、舆情分析,这些都可以在AI模型上,用数据跑出运营趋势,更好的进行游戏营销。
工具的诞生也必然带来效率的革新。目前,AI工具加持下的游戏生产制作过程的确有一定的提升。比如说美工环节,此前可能需要十几天才能做出的高品质原画,使用AI工具后可能将时间缩至几个小时。
不过,目前AI辅助生产,可以增效,但不一定能够降本。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制作效率提升后,行业或许会掀起AI加持之下的军备竞赛,去比拼更高品质的美术和更丰富的细节,甚至更大的世界,这些都需要投入更多成本。
结合游戏公司的实践来看,现阶段,大家选择切入的场景主要是在NPC的塑造上。大语言模型出现后也催生了游戏新玩法的产生,叙事类、UGC类、大世界AI玩法类或许会成为此轮AI技术变革最先受益的场景。
3、结语:AI赋能游戏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可以笃定的说,未来的游戏,一定有AI的参与。
电影《头号玩家》就曾描绘过一段高度沉浸式的虚拟游戏世界,在这里,玩家可以进入一个广阔、多样化和充满想象力的虚拟世界,自由探索各种主题、地点和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过去的内容生产方式所不能达到,这类游戏的场景、资产的规模和质量,以及其中互动的丰富性,传统的内容生产范式都解决不了,生产成本是极高的。
但是随着AIGC的出现,大语言模型,甚至多模态模型的应用,从生产方式层面改变了游戏产业。
不过,尽管目前AI赋能游戏的呼声尤其高涨,但AI落地到游戏生产、营销环节依旧还是零碎的,小范围的。
“我觉得AIGC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只不过现阶段它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蔚领时代旗下AI Lab的负责人王砚峰在接受《毒眸》专访时说道。
对此,他给出了具体的解释,此前大家3D内容生产更多还是利用传统的图形学技术,以及程序化生成的技术。但现在AI则是通过已有的内容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内容分布规律后再去生成。目前,两种技术还在融合阶段,AI还未能大规模替代传统技术。
随着技术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公司下场实践,游戏的生产环节、营销环节以及玩家体验环节将会逐步迎来垂直细分的大规模应用。
融合后的突破,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大胆的想象一下,在未来,一个游戏的出现,或许只需要人类提供灵感和创意即可。
标签: